完美体育世界七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厄立特里亚列国志
发布时间:2023-07-21 19:28:07点击:
完美体育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
厄立特里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马雷布河为最大河流。高原地区气候宜人。厄特包括了非洲拥有的多种地貌和气候,有地球上最热和最低的地点(科波谷地)和东非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费尔非尔)。
厄立特里亚以雨育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独立后,政府着力经济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人口数量670万(2015年),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近1000平方公里)。GDP总计49.38亿美元(2016年),人均GDP900美元(2016年)。
公元2世纪以后,厄立特里亚中央高原地区逐渐成为现今埃塞俄比亚境内阿克苏姆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9世纪,阿克苏姆帝国衰落,这一中心南移。埃塞俄比亚形成国家后,其历代君王始终未放弃对厄立特里亚的统治。
16世纪,奥斯曼帝国吞并厄立特里亚沿海岛屿,于1557年占领马萨瓦港,后将这一地区交其下属埃及总督统治。
1869年,意大利殖民主义者在阿萨布取得立足点,出兵马萨瓦,并向内陆扩张。
1950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允许厄立特里亚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独立的政府。
1962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强制取消联邦制,将厄立特里亚合并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厄立特里亚人民曾长期为厄独立而斗争。
1993年4月23~25日,厄举行全民公决,以绝对多数赞成厄独立。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告独立。
厄特国土面积的60%被元古代绿岩带所覆盖,地址成矿条件优良。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镍、锰,重晶石、长石、高岭土、钾碱、岩盐、石膏、石棉、大理石。地热资源丰富,红海沿岸和西部地区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首座金矿于2010年底投产,截止2014年已探明储量为2000万吨,其中含31.1吨金,311吨银,29.84万吨铜、37.3万吨锌。厄水资源缺乏,境内河川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土地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5.8%。
厄立特里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三角形构成,靠近旗杆为红色等腰三角形。红色部分中有一个由三枝黄色橄榄枝构成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畜牧业,蓝色象征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财富,黄色象征矿产资源,橄榄枝象征和平。
厄立特里亚国徽正中是一头厄立特里亚独有的单峰骆驼,它昂首站立于广袤而丰饶的大地上,单峰骆驼宛如厄立特里亚的象征。两侧饰以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下端饰带上用提格雷语、英语和阿拉伯语书写着国名“厄立特里亚国”。
(《厄立特里亚》)歌词大意: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她的敌人被打跨,她的解放证明牺牲有代价。坚定地朝她目标进发,不折不挠形象高大。厄立特里亚,为她骄傲的人民曾受践踏,证明真理总会把胜利夺下。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把握她应有的地位于天下。
1993年5月19日,厄立特里亚临时政府发布政令,规定厄将在未来的4年内起草一部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和政治多元化的宪法,并在4年过渡期后进行立府选举。1994年4月,全国制宪委员会成立。1996年7月,新宪法草案出台。1996年12月,制宪议会成立,1997年5月23日,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新宪法正式颁布实施。新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不设总理,总统直接领导内阁;政教分开,宗教平等;民族语言一律平等,不明确国家官方语言。原拟于1998年底进行全国大选,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元首。但大选未按期举行。
厄立特里亚国家以雨育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厄立特里亚的旅游业历史悠久,也是厄立特里亚唯一赚取外汇的服务业。早在14世纪时就有欧洲旅行家在这一地区游览。但连年战乱,旅游业受到破坏,仍处于恢复阶段。1996年来厄立特里亚旅游的人数为41.6万人,比上年增加31%;1997年旅游收入比1996年增加75%。厄立特里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高达61.2%,其中旅游业的贡献起重要作用。旅游业为主要创汇产业。
中国已成为厄最大贸易伙伴。主要进口商品依次为用于建工、农业、矿产、交通灯行业的机械设备、医药用品、食品、电器和电子产品、建材、文具、家具等;出口产品为纺织品、皮革制品、油菜籽、树胶、烟草、盐、大理石、鱼、酒品、黄金等,主要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厄进出口极不平衡,贸易逆差很大。2011年,厄出口2157.2万美元,进口4.277亿美元。
主要援助国是德国、美国、意大利及一些北欧国家。另外国际组织、中东地区国家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向厄提供援助。1996年,获官方发展援助1.57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1.246亿美元,多边援助0.295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提供290万美元。另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85~1997年厄立特里亚共接受各种外援1.789亿美元。
厄立特里亚没有法定的官方语言,各民族使用自己民族语言。全国主要用提格雷尼亚语,通用英语、阿拉伯语。有四分之三的人口使用提格雷尼亚语和提格雷语。
厄立特里亚国民信仰东正教和教的约各占一半,少数人信奉天主教或传统拜物教。
厄立特里亚历史上曾是地区贸易中心,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交流频繁。厄特社会融合了多种民族、宗教和传统习俗,彼此相处融洽。由于受西方势力影响较早,厄特城市生活较西方化。尽管厄特经济落后,但社会秩序良好,犯罪率很低。厄特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开朗大方,对人恭敬而不失自尊,外籍人士尽可入乡随俗。
会见:会见开始时,厄特人一般会请客人喝红茶或咖啡,客人可接受或拒绝,要求自己加糖或不加糖,会谈完毕前宜喝完。
就餐:厄特饭店、餐馆主要供应意大利餐和当地餐。当地餐以牛羊肉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ZIGNI”(一种以小牛肉块、西红柿浆、辣椒粉等熬成的辣浆汤)伴以“INJERA”(一种当地谷物的酸饼)。
着装:正式场合厄特人着西装,打领带或领结。非正式场合比较随便,得体即可。总的说来,厄特人衣着比较保守,外国人在厄特应避免过于袒露的服饰。
时间观念:厄特人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尤其是厄特商人,较随意,但厄各政府机构人员比较守时。
学制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其中前8年是免费义务教育。阿斯马拉大学曾是唯一的高等学府,2006年厄政府进行高教改革,将阿斯马拉大学拆分为7所学院,阿斯马拉大学仅保留研究生院,并与南非、美国一些大学合作办班。
厄立特里亚卫生机构分为三级,卫生中心和卫生站为初级水平,省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为二级水平,位于首都的国家级医院为三级水平。截止2014年,全国有28家医院,56个卫生中心和252各卫生站。
厄立特里亚人均收入低下,大多数人月工资在50~2000纳克法之间。至1997年政府已投入12亿埃元用于住房建设,但住房仍十分紧张。水、电、卫生、通讯等设施落后。
中厄自1993年5月24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2009年双边贸易额0.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0.39亿美元,进口0.01亿美元。中国主要向厄出口机械和电子设备、日用品及食品等,进口皮革、海产品等。
厄独立后同美关系一度密切,伊萨亚斯总统先后六次正式访美。厄埃边界战争爆发后,美八次派总统特使赴厄埃穿梭调解。1999年8月,美与卢旺达、阿尔及利亚、联合国等共同推动落实非统解决厄埃冲突框架协议。2002年1月,美接纳厄为《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AGOA)受益国。“9·11”事件后,厄美加强情报交流等军事合作,双方军事团组往来频繁。2008年10月,美将厄列入禁止军售国家名单。
厄独立后,一度与埃保持着特殊友好关系。1993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协定》。1997年,厄发行本国货币,停止使用埃货币,两国贸易改用美元结算,双方产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1998年5月,厄、埃在有争议的巴德梅地区爆发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引发两年边界战争,埃塞俄比亚遣返7.5万厄特侨民,厄特也遣返数千埃塞俄比亚侨民,关系急剧恶化。2000年签署和平协议(停止敌对协议)。后因埃对边委会裁定先接受后拒绝,和平进程陷入僵局。2003年初,埃塞俄比亚关闭驻厄特使馆,年底,厄特召回驻埃塞俄比亚大使,两国断交。
2008年7月底,特派团任期终止。11月30日,边委会根据航拍和坐标完成“虚拟标界”,并宣布中止工作。埃塞俄比亚不断向其实际控制的800平方公里厄立特里亚领土移民,厄特则认为边界已定,“埃塞俄比亚须从其非法占领的厄特领土上撤军”。
2011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等政府间发展组织成员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厄立特里亚制裁的决议。
2018年9月16日,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在沙特红海沿岸城市吉达签署和平协议。
厄曾是意大利在非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在经济、建筑和文化上颇受意影响,独立后保持与意传统关系。意是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援助国,1993年~2005年提供各类援助和贷款3.87亿美元。意在阿斯马拉开办学校,有100多意籍教师,在校生1400人,90%为厄当地人。
2008年,厄立特里亚以其“独特地貌”和“原始珊瑚礁群”被英国旅游网站评为世界七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阿克苏姆王国的大部分区域在厄立特里亚境内,尚存不少遗迹。地形多样,自然景观丰富。阿斯马拉、马萨瓦、阿萨布和达赫拉克群岛为有名的旅游点。
阿斯马拉皇宫,为一金黄间以白色的传统建筑,原为意大利总督建造。其入口处上方是厄立特里亚的盾形纹章,宫门前布至今还摆着两尊古老的意大利火炮和一些其它武器,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证。右边是一个有着小八角铃的小城楼的小教堂,与呈八边形状的厄立特里亚教堂很相似。皇宫附近有过去皇帝对外接见和举行宴会的建筑。皇宫附近有过去皇帝对外接见和举行宴会的建筑。
这座伦巴第-罗马-呢可(Lombard-Roma-nesque)建筑风的格阿斯马拉大教堂建于1922年,其最为夺目的是那高高耸起的哥特式钟塔,可以从城市的任一地方看到,因此,它被公认为有用的地标-——在迷路时,座位向导并指引方向。另外,这座大教堂还是小学、修道院、女修道院。所以参观时可以一次领略阿斯瓦拉的三种不同的人文景观。来此观光时还可以爬到大教堂52米高的塔楼上欣赏阿斯瓦拉城的全景,特别是在整点钟声响起的时候爬上塔楼,那种场景更是引人入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